top of page

綠能事實澄清14:太陽能板壽命到了,會變毒廢棄物嗎?

ree

最近常被問:「面板壽命一到會不會變成毒垃圾?」甚至有人怕未來會出現「光電垃圾山」。其實台灣早有回收機制,國際也走在前面,太陽能板不是毒廢棄物,而是可拆解再利用的資源。


🤓事實其實是…

1. 台灣已有回收清除處理體系,並有專款來源。政府採「前端提存、後端回收」:設置光電設備時,由能源署向設置者按容量預收1,000 /kW元回收費(分 10 年繳),用於未來清運與處理;環境部建置「廢太陽光電板回收資訊系統(PVIS)」負責流程管理。1


2. 面板可拆解再利用,不會「滲毒」。主流晶矽面板主要是玻璃、鋁框、矽電池片、銅/銀導體;不是電池,不含電解液。實務回收可回收玻璃與鋁(再熔煉)、導線金屬(電解/濕法冶金)、矽片(熱/化學去封裝後再純化)。1


3. 歐盟已有標準化機制。

歐盟自 2012 年起將 PV 模組納入 WEEE 指令的生產者延伸責任(EPR),由生產者負擔收集、處理、回收費用。2


資料來源:


「太陽能板的終點,不是垃圾堆,是下一輪的原料庫。」

綠能事實查核中心

留言


T:02-23700930

F:02-23702548

  • facebook
  • facebook

©2018 by TRENA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