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能事實澄清12:颱風過後別買南部魚?漁電共生真的安全嗎?
-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TRENA

- 5天前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
最近颱風接連來襲,網路上又出現新的謠言:「颱風過後不要買南部的魚,漁電共生魚塭都被污染了!」也有人看到風吹落的帆布與光電設施,就斷定「一定不安全」。真相到底是什麼?讓我們用實際數據和專業經驗來釐清。
🤓事實其實是...
1. 「颱風後,南部魚不能吃」沒有科學根據。太陽能板基本上整個都是固體,內部也沒有液體存在,不可能因天災損壞掉入水中就溶出有毒液體;能源署過去也曾經闢謠,太陽能板的主要材料為無毒的矽,不會溶解或滲出液體、不會造成土地或水源汙染。1
2. 環境部進行嘉南災損光電案場的水質重金屬檢測,結果低於環境基準,沒有異常。2
資料來源:
補充說明:
風災後最常損壞的不是光電板,而是帆布。漁電共生魚塭多採用柔性的帆布作為遮蔽物,它能遮陽、防鳥,又能調節通風,在颱風期間若被風吹落,也不會造成重大安全威脅。相對地,若使用鐵皮或水泥牆等硬式結構,一旦被強風吹毀,反而可能造成更嚴重的飛散損害與糾紛。
「別擔心魚被污染,真正該退潮的,是謠言。」
綠能事實查核中心




留言